【职业生涯规划】用理论指导规划你的职业生涯

作者: 时间:2018-05-03 点击数:

来源:上海交通大学就业信息网  作者: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职业发展中心胡艳丽  

又到一年求职季,毕业生们开始忙碌着参加招聘会、投简历、不停的笔试面试,有接到offer的喜悦,有杳无音信的无望,也有收到据信的沮丧。可能很多的毕业生都忙于找工作这样一件具体的事情中,而忽视了这是自己职业生涯的起步,关系到今后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。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,其实,静下心来,运用一定的理论对自己进行一番分析,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一定的规划,更有利于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。这里简单介绍几个常用的职业生涯理论,希望各位毕业生们能有所借鉴、有所应用。

1、生涯匹配理论

  生涯匹配理论是基于人的个体特质与职业特性一致的理论,强调个体与职业的匹配性。匹配性越高,个体特质与职业环境相一致,则个体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越大。在生涯匹配理论中,霍兰德的类型论备受关注。

  霍兰德(Holland)的人格-职业匹配理论源于人格心理学中的人格类型说,试图以职业生活的范畴说明个人行为形态的实际表现,强调个人的行为是人格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。霍兰德认为,人的人格类型、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:人格类型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的兴趣所在,兴趣则能够促使人们积极地、愉快地从事某类职业。在现代社会中,如此多的行业和职业中,如何确定到底哪种职业最适合自己呢?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,是首先将众多庞杂的职业归为数量有限、划分合理的职业群,然后从这几个职业群中去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职业群,并从中寻找比较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。霍兰德将人及人所处的职业环境都分为六种类型,即现实型、研究型、艺术性、社会型、企业型和传统型。通过人格类型六角模型和职业类型六角模型,重点考察不同性格特质的人在不同的职业环境类型下的实际表现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兴趣不代表能力,一个人对某一特定职业有兴趣并不意味着他就能干好这个职业,可能最后兴趣转变成为业余爱好;同样,如果一个人具有从事某项工作的能力但缺乏兴趣,那么在该职业生涯上成功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小的。只有对某一种职业生涯感兴趣,并具有该职业生涯所要求的能力才能做好这项工作。

2、生涯发展理论

  生涯发展理论认为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,不同阶段的人会有不同的发展需求。舒伯(Super)根据自己“生涯发展型态”的研究结果,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、试探、决定、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,同时描绘了一幅“一生生涯彩虹图”来解释角色的定位、交互与转换。舒伯认为,在人发展的各个阶段,每个人都同时扮演着多种角色,如儿童、学生、公民、工作者、夫妻、家长等等,人在某一阶段对某角色投入得多,会导致这一角色的成功,同时也可能导致另—角色的失败。他称发展的各个阶段为生活广度,称个人扮演的角色为生活空间。生活广度和生活空间交汇成为生涯彩虹图,它描绘出了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交互影响、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状况。根据“彩虹图”,15岁至24岁属于探索阶段,此阶段的显著角色是学生,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,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、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。此外,通过研究,舒伯提出了循环式发展任务,认为人一生生涯发展的五个阶段中,每个阶段同样要面对成长、试探、决定、保持与衰退的问题,从而形成“成长——试探——决定——保持——衰退”的不断循环。

3、生涯决策理论

  针对为什么有人只对一种职业有兴趣,为什么有人在不同人生发展阶段,对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偏好,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直是职业发展学者们研究的重点话题。克朗伯兹兼顾心理与社会的作用,提出了生涯决定社会学习论。该理论认为,生涯的选择不是偶发事件,是有许多前因所造成的后果。具体有四类因素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涯决定,即:遗传因素和特殊能力、环境状况和事件、学习经验、工作取向的技能。同时,生涯的选择是一种相互的历程,各因素之间会不断地发生交互作用,最终结果会形成个体对自我的推论、世界观的推论、工作取向的技能和行动。

学校地址: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学院路25号安顺学院旅游学院 联系电话:0851-33227864; 招生咨询电话:0851-33220623 E-MAIL:aslyx2010@163.com